
首先,我们先回忆一下计算机的鼻祖ENIAC:1946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揭幕的这个庞然大物,占地面积达
再对比今天我们用的电子元器件尺寸封装,是不是幸福感油然而生?
在小尺寸MCU历史上,给我震撼最大的当属2004年Microchip推出的全球最小单片机,SOT-23-6封装的PIC
其实,在此之前Microchip也是最早推出8Pin MCU的厂商,也是8Pin MCU的专利持有者。后来各个原厂把SOP-8封装的MCU发扬光大,也可以说随处可见,包括国产、台系的MCU厂家也都有这个经典封装的产品。
而最近这些年,智能手机、智能穿戴、IoT等等迅猛发展,对MCU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,各家厂商也都在“小”上下足了功夫……
小尺寸MCU的应用
时间回到2004年,看Microchip推出PIC
除传统的汽车电子、网络设备、手持设备、数码相机和家用电器等领域外,Microchip新推出的PIC
“电子胶”:在ASIC或PCB中发现一个缺陷可能对设计产生破坏性影响,可能需要修改芯片或更改整块电路板,这样会大大延误产品上市时间和增加报废成本。用一枚小型的廉价单片机改变某个信号的功能即可补救。开发基于单片机的系统比设计全新的ASIC或PCB要快捷和简单得多。因此,如果从一开始就采用低成本PIC
逻辑控制:传统的标准逻辑及定时元件,如延时、智能闸、信号调理、简单状态机、编码器/解码器、I/O扩展器及小型外围逻辑功能,目前均可集成在一枚6引脚的单片机上,非常经济。其优势在于:省去了外部元器件(缩小板空间并降低成本),通过用固件实现状态机的方法可实现更复杂的解决方案,并使设计人员能够更改PCB功能而毋须更换电路板。
波形生成:与取代标准逻辑器件同理,一枚PIC
机械电子/机械功能:利用PIC
智能一次性电子器件:PIC
我随手翻了一下,还真找到了更多应用,可能是你闻所未闻的:
PIC
丰田花冠汽车的遥控,也是一颗SOP-8的Microchip芯片。当然,笔者还不能确定是一颗特殊打字的PIC系列MCU还是丰田向Microchip定制的ASIC……
硒鼓芯片,是不是又看到Microchip的影子了?哈哈
这个用量可不是一般大,经常都是一个订单就KK级的用量哦。
更多的应用,没有做不到,只有你我想不到……
STM8S001J3值得期待
STM8S001J3确实值得期待,资源配备很足,而且ST也是公认价格很亲民的:
存储器方面,它的8K FLASH,1K RAM,另外它还有128B的eeprom,这个很关键!
芯片内部配备了128K和
运算能力也不算差,
如图,通信接口丰富,3通道ADC,还有足够的TIMER;
在对成本要求极高的低端消费电子应用中,我们还苛求什么?
曾经,跟一个红外遥控器供应商聊过,几毛钱RMB的遥控器芯片,如果砍掉几个不用的引脚,成本能降几分钱,大家都是赚钱的;否则大家都是亏钱的……
这故事好像是和产线上多打三颗螺钉就亏钱,不打这三颗螺钉工厂就赚钱一样……
小尺寸MCU百花齐放
我们看一下2016年Atmel推出的ATtiny 102/104 ,也是以小著称(最低尺寸2mmX
薄如草叶的Kinetis K22
你做小,我做薄:2015年,飞思卡尔推出超薄版Kinetis K22微控制器(MCU),这款新产品在一个封装内集成了120 MHz的性能和大量的存储器与接口,高度仅为
在此之前,飞思卡尔还推出了Cortex-M0+内核的 Kinetis KL03 MCU(1.6x
从时间上来看,尺寸小和薄都是在不断的刷新的。除此之外,还能怎么玩?
还可以低电压呀,哈哈……
TI曾经针对电动牙刷等应用推出了MSP430x09x系列,芯片工作电压0.9-1.65V,这刚好就是一节电池的供电电压,而无需Boot升压。一节电池是不是比两节电池节省了非常多的空间?非常有意思……
至此,您是不是也觉得设计一个产品,其实资源够用就好,并非总是追求高、大、强……